首页 新闻资讯 > 新闻资讯

守卫世界粮仓,贡献黑土保护“中国方案”

2022-10-26 15:05:33 人评论

黑土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但过度开垦、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曾让黑土地惨遭伤害。国外黑土区如何加强黑土地保护,中国为世界黑土保护贡献了哪些“中国方案”世界有四大黑土区,占全球耕地面积约六分之一。黑土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适宜耕作,为保障世界粮食安全作出重大…

黑土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但过度开垦、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曾让黑土地惨遭伤害。国外黑土区如何加强黑土地保护,中国为世界黑土保护贡献了哪些“中国方案”


世界有四大黑土区,占全球耕地面积约六分之一。黑土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适宜耕作,为保障世界粮食安全作出重大贡献。


放眼世界,新冠肺炎疫情持续,气象灾害、俄乌冲突等加大世界粮食市场不确定性。保障世界粮食安全,守护好被称为“耕地中的大熊猫”的黑土地,显得尤为重要。


图片


        去年秋收后,北大荒集团七星农场有限公司将秸秆粉碎还田,保护黑土地。(吴易霞 摄)


黑土地退化引起各国重视


打开世界地图,世界最肥沃的土壤——黑土主要分布在四大区域,分别是乌克兰和俄罗斯大平原、美国向北连至加拿大的大平原、中国的东北地区和南美洲阿根廷至乌拉圭的潘帕斯草原。这些地区是世界玉米、大豆、水稻、小麦等作物的主要产区,肩负着稳定世界粮食生产的重任。如中国东北三省去年粮食产量约2889亿斤,占中国粮食总产量逾五分之一;乌克兰出产的小麦在全球小麦出口中占比达到10%,玉米在全球出口中占比14%,葵花籽油的占比更是达到一半。


然而,多年的过度开垦导致黑土地退化,黑土变瘦、变薄、变少,威胁世界粮食安全。黑龙江省黑土保护利用研究院院长刘杰介绍,1934年,一场巨大的黑色风暴袭击美国东部与加拿大西部,由于地表裸露,风暴卷走3亿立方米黑土,造成当年小麦减产51亿公斤;1928年的“黑风暴”几乎席卷了整个乌克兰,一些地方的土层被毁坏了5厘米至12厘米,最严重的达20多厘米,而在自然条件下形成1厘米厚的黑土层需要经过200年至400年。


水土流失是导致世界黑土地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资料,全世界土壤侵蚀每年导致250亿吨至400亿吨表土流失,导致作物产量、土壤的碳储存和碳循环能力、养分和水分明显减少,侵蚀造成谷物年产量损失约760万吨。如果不采取行动减少侵蚀,预计到2050年谷物总损失量将超过2.53亿吨,相当于减少了150万平方公里的作物生产面积。


刘杰介绍,南美洲黑土区在殖民统治时期因农业发展而被大量开发,16世纪初的人口剧增和放牧的增加加速了农田土壤的侵蚀,直到今天,黑土区的土壤侵蚀一直比较严重。作为“欧洲粮仓”的乌克兰,70%的土地为农业用地,总面积超过41万平方公里,其中大部分是肥沃的黑土地。1991年以来,乌克兰农业一度陷于萧条之中,农业生产率迅速下降,大量耕地荒废,黑土地侵蚀严重。土地改革完成后,乌克兰开始重视黑土地保护。


为了保护黑土,相关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秸秆覆盖、资金支持、法律保障等措施,历经数十年的综合治理,已收到一定成效。例如,为了改善黑土地过度开发问题,阿根廷大力推广黑土地可持续利用技术,特别是直播免耕作为一种保护技术得到普及推广,改变了常规农业模式,大幅减缓了水土流失。阿根廷还制订了国家农业土壤计划,建立国家农业土壤观测站等。俄罗斯对黑土地的形成演化、生态变化、保护措施等开展了系统对比研究,主要采取休耕、严控农药化肥、秸秆覆盖等措施保护黑土地。


今年初,国际农业教育科学院院士韩贵清被联合国粮农组织任命为全球土壤伙伴关系国际黑土研究院主席。据韩贵清介绍,这个机构包括全球30个黑土国家,将面向世界搭建一个现代农业大平台,吸纳世界土壤和种业方面的科学家,围绕黑土地保护利用和维护全球粮食安全,今年将组建国际黑土地保护利用专家智库,为世界黑土保护贡献力量。


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牢


在全球四大黑土区中,中国东北黑土区虽然开垦最晚,但多年来,受不合理耕作方式等因素影响,东北部分地区黑土地长期表土裸露、土壤结构退化、风蚀水蚀加剧,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形成挑战。


刘杰表示,国外黑土区的保护与利用取得了显著成效,其技术模式、保护理念、科学的轮耕轮作制度、有力的政策支持,对我国东北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工作有很多启示。在学习和借鉴国外黑土保护的基础上,我国正采取多种措施加强黑土地保护,为黑土“加油”,夯实粮食稳产基础,为世界黑土保护贡献“中国方案”。


中国已先后制定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规划纲要(2017-2030年)》《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0-2025年)》《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通过顶层设计,将黑土耕地全部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最严格保护;大力推广免耕栽培、深松少耕等技术模式,累计在黑土区实施保护性耕作逾1.1亿亩;推进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等措施,加强建设高标准农田,加快提升黑土地地力。


中国东北典型黑土区耕地面积约2.78亿亩,其中黑龙江省约1.56亿亩,约占56.1%。眼下正值春耕备耕之际,在北大荒集团七星农场有限公司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人员正在对采集的土壤进行成分化验,然后根据土壤特性对化肥用量进行科学配比,指导种植户科学施肥,提高用肥效率,减少土壤板结。


图片


        去年秋收后,北大荒集团七星农场有限公司将秸秆粉碎还田,保护黑土地。(吴易霞 摄)


七星农场有限公司农技推广中心化验室负责人金立军说,近年来当地采取测土配方施肥等措施来加强黑土保护,不断提升黑土地肥力、提高粮食产能,“目前我们监测数据显示,土壤养分与2008年持平,这几年没有继续退化”。


刘杰表示,保护性耕作是解决黑土遭受侵蚀的有效方法。目前中国东北已形成十几种保护性耕作模式,并产生两种代表性模式,即以秸秆覆盖、少耕免耕为特点的吉林“梨树模式”和秸秆粉碎、深翻深埋为特点的保护模式。在北大荒集团黑龙江二九一农场有限公司,秸秆覆盖的黑土地,一踩一个脚印。种植户李艳海经营的1500多亩旱田,已连续7年通过秸秆覆盖模式保护黑土地。


“黑土地的肥力又回来了,一亩地多打五六十斤粮食。”李艳海说,以往表土裸露,开春大风一刮便尘土飞扬。据二九一农场有限公司农业生产部副部长陈国建介绍,多年的秸秆覆盖模式不仅增加了土壤有机质,一些地块有了蚯蚓,还能减少土壤风雨侵蚀问题,玉米产量提高10%以上。


开展耕地轮作试点,是黑土地保护的有效措施,根本目的是解决连作造成的土壤养分偏耗,实现耕地资源永续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克东向荣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去年种了7000余亩玉米,今年轮作改种大豆。合作社负责人刘峰说,轮作让病虫害减少,让黑土地“歇口气”,提高土壤肥力。近几年,黑龙江省实施耕地轮作,实现土地用养结合。


保护黑土地科技先行。去年12月,中国唯一专门以黑土保护利用为主要研究任务的科研院所——黑龙江省黑土保护利用研究院正式揭牌。该院锚定黑土地保护利用关键问题开展联合攻关,目前研发集成的黑土保育、酸化黑土治理等黑土保护利用技术模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中国还通过立法方式,为保护利用黑土地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法治保障。中国在国家层面拟订了黑土地保护法草案,黑龙江、吉林等省份出台了保护黑土地地方法规。今年3月1日,《黑龙江省黑土地保护利用条例》正式实施。《条例》确定,将每年5月25日所在周设定为黑龙江省黑土地保护周。


韩贵清表示,中国一系列黑土地保护措施,为全球黑土地保护利用提供“中国方案”,将进一步提高中国东北粮食产能,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牢,也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加强黑土地保护国际合作


黑土是大自然给予的馈赠,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各国要结合本国实际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全面提升黑土质量,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面提高粮食增产潜力,确保世界粮食安全。

图片


        黑龙江省海伦市的黑土地(王建 摄)


黑土流失、质量下降已成全球性问题。专家表示,全世界黑土国家要携手保护黑土,促进黑土可持续利用的国际合作,实现世界黑土的可持续发展。


韩贵清介绍,中国与巴西、俄罗斯和阿根廷等同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黑土联盟成员。该联盟为拥有此类土壤的国家搭建平台,以便就黑土地的保护、涵养、可持续利用和管理进行探讨,促进必要的机制创新和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


然而,目前黑土地保护国际合作机制仍有待健全。围绕黑土地保护利用,缺乏全球跨领域、多学科的合作机制,相关国家政府间的政策交流、信息共享、务实合作也不够。


韩贵清建议,在联合国粮农组织框架下,充分发挥好国际黑土联盟作用,确定黑土的定义和范围,摸清世界黑土底数,提出世界不同区域黑土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建立可持续的黑土保护机制。开展联盟成员间广泛交流与教育培训,互派科研人员、农业管理人才和种植大户进行访问学习,提高黑土保护能力,建立黑土保护广泛共识。



图片


相关资讯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
    会员登陆
    QQ
    大庆优品 客服QQ:2104737351
    返回顶部